
坦白說我應該是畢業即是失業群的其中一員,目前我延畢回學校修學分,預計寒假前可以領到畢業證書。大學四年沒什麼好好讀書,我並非玩樂為重,而是打工,大概做過了行業有麥當勞、服飾業、咖啡廳、大賣場銷售員、百貨公司、臨時代班等等,現在是在當課輔家教,哈哈還是打工為主!
回到重點,打了兩年多的工後發現,賺的薪水又少,感覺自己興趣不在那裡,一直到了大三把書本重拾回來後,驚覺畢業生、在校生的競爭力真的很差,大部分的學生都沉溺玩樂、打屁、電動,好一點社團、班級活動等,當然自己也沒好到那裡去,但總覺得看不到未來、畢業了我人會在哪裡呢?家樂福、新光三越、麥當勞、7-11還是全家呢?有人會說:有差這麼多嗎?我個人相當肯定的。但前提是必須非工作不可,那就沒有挑選的機會了。於是我半逃避似的躲進去補習班準備考研究所了,但是我必須要說的是,研究所的選擇也該端視個人興趣的,因為若非興趣的話,真的讀不來,讀書對我而言不是那麼排斥,只是要補救過去的進度,是還要花上一段時間。
有個老師講了一句不錯的話:大學是好好累積實力的時候,用在打工上,等於是先預支了自己的未來。畢業後,是要加倍奉還的。
其實我可以不用打工的,但是我知道自己是那種不能專一的,所謂專一就是說我不想只是讀書,我希望能有其他的外界因素刺激著我,於是我找上了課輔家教。我認為說,現在的學生太去思考自己的興趣,或太以自己的興趣為依歸,講難聽點,說不定連自己的興趣是什麼也不知道,也可能興趣根本不能當飯吃,但是能怎麼辦呢?提出我個人小小建議,找個自己還不討厭的工作試試看,每個人都是從學校出來,真正在職場待過的機會不見的每個人都有,為了所謂的興趣決定論,而侷限了個人的嚐試性與發展性,是不值得的。
今天下課的時候,學生問我說:大學是幹麻的?有老師回他說是在玩的
而我的答案是:大學玩四年,畢業後痛苦四十年
有沒有嚇到你們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的是人有改變自己的能力,除非你都不肯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