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age.jpg


  其實,早想好好看完余秋雨的千年一嘆,對於這樣的散文,可以說是最有吸引力,也是最沒有令人連貫下去的動力,單篇而論,各有述說的歷史及人類文明。

 

對於文化古國的過去,透過作者的筆觸,每篇文末的警世精神,以文人的角度來批判其優劣處,以人類大愛的角度去關懷世人,而篇篇之間,並不同於小說連貫的劇情,可引領而下,跟隨筆者的情緒與思緒,緩慢的思考這塊土地的不思議和它令人喟嘆的心情。

 

文章的寫作背景,位於公元兩千年之前,橫越一個世紀的交替,除了見證文明間的盛興衰,更希望為新的世紀帶來些警示,所以,去探索古文明,在一邊反思自己人民的缺失與略勝之處,一邊探究人類與自然間的相處,人類畢竟是仰賴整個自然界的提供的養分,在書中看到的國家,有的是成功的範本,有的卻是失敗的例子,這樣的議題實該在二十一世紀最為重視的。

 

閱讀的過程中可以體會到作者的強烈得憂時傷世,也許因為年齡還不夠,對於感受沒辦法維持那種強度,可以保持這樣的眼光看世界,對於世界的變化敏銳度更嫌不足,總是在看看停停中,領略書中意思,也許這才是自己看這本書,不時中斷閱讀的理由。

 

因為挑選著閱讀,其中幾個國家較感興趣,故會多此著墨。此書在未來依舊扮演著我在思考人民與文明兩者之間關係時的重要腳色。

 

 

 

 

希臘    -閒散第一

 

作者余秋雨初到希臘時,便說希臘「 既已失去古代的格局,也沒有現代都市的規劃 ( p.28) 到了納夫里海濱,他「又一次體味了希臘的單純明晰。這些城堡曾經給祖先帶來那麼多痛苦,現在既然功能廢棄,猙獰不再,那就讓它成為景觀,不拆不修,不捧不貶,不驚不咋,也不藉著它們說多少歷史、道多少滄桑,事情已經過去,大家只在海邊釣魚、閒坐、看海。乾淨的痛苦一定會沉澱,沉澱成悠閒。」( p.39 ) 對物質的追慕,對他人的防範,他們都看得很輕,閒散之間埋藏著一種無須攀比他人的自重。」(pp.39-40)余秋雨又引用了一個為人熟知的寓言故事,敘述漁夫和外國遊客之間的對話。

 

但是希臘的悲劇在於,別人可以藉著它遠年的輝煌而復興,而它自己卻一直沒有復興起來。希臘是西方許多學問的源頭,當初幾乎所有的學者都是風塵僕僕的考察者,他們行路,他們發現,他們思考,他們校正,這才構成了生氣勃勃的希臘文化,滋養了鄰近許多國家。然而希臘文明的保有,卻是處在被統治奴役下還能堅持住這樣的痛苦,這說到底應歸功於希臘文明本身,希臘悲劇訓練了人們崇高的痛苦意識,也因為如此,對希臘人而言,對物質的追求,對他人的防範,他們都看的很輕,流露出一股無須攀比他人的自重,這應該是他們兩千五百年前祖先的遺訓,即便尚未復興希臘,卻仍將此精神秉持下去。

 

 

 

埃及    -象形文字

 

余秋雨在埃及時,提出了這樣的觀點:「在這裡我至少看到了埃及文明中斷、中華文明延續的一個技術性原因。初一看文字只是工具,但中國這麼大,組成這麼複雜要統一文字又是何等艱難!在其他文明故地,近代考古學家遇到最大的麻煩就是古代文字的識別,常常是花費幾十年才猜出幾個,有的到今天還基本上無法讀通,但這種情況在中國沒有發生,就連甲骨文也很快被釋讀通了。我想,所謂文明的斷殘首先不是古代城廊的廢弛,而是一大片黑黝黝的文字完全不知何意。」(p.77)在盧克索的太陽神廟中,「每個石柱上都刻滿了象形文字,這種象形文字與中國的象形文字有很大差別,全是一個個具體物象,鳥、蟲、魚、人,十分寫實,但把這些人人都能辨識的圖像連在一起,卻誰也不知意義。這是一種把世間萬物召喚在一起進行神秘吟唱的話語系統,古埃及人驅使這種話語系統爬上石柱,試圖與上天溝通。」(p.94)

 

人類畢竟是有限的,只能夠以文字和聲音溝通,打破不了這樣的文字隔閡,便無法解開這些有關於古文明的謎,反之如果能夠解讀文字,便有如握了一把萬能的鑰匙,通行無阻。其實,文字是很美的東西,值得研究,且其重要性不限於考古,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是必要的

 

任何一種文明的復興,都以自我確認為前提,而廣泛的自我確認,又以溝通和普及為前提。埃及文明一開始就缺少明徹的理性,沉醉於自負的神祕,即使在最繁榮的時期,也追求神祕和封閉,甚至追求不可理性,結果招集了許多工匠,卻沒有廣泛的參與群體與接受群體,只能故步自封,終於難乎為繼,正當它以龐大的雄姿切斷了被外部世界充份理解的可能,其實也就切斷了自己的延續使命。昔日的輝煌使每一個占領者都力圖割斷它的歷史,結果幾度下來,古文字無人能識,古文獻無人能懂,本體文明幾近湮滅,只剩下盧克索尼羅河西岸一些據稱純種的「法老人」後代在不斷叮叮鐺鐺地修復著祖先陵墓,供外人參觀。

 

 

以色列 -堅強的民族

 

翻到了耶路撒冷那段,又是另外不同的感觸,在現今國際情勢中,那裡集合三大重要宗教,集合許多不同的文明,雖然像美國這大熔爐也聚集眾多的文明;但在耶路撒冷,那些文明太終端、太極致,一旦碰撞便釀成了悲劇。「世界上沒有另一座城市遭受到過這麼多次的災難。它曾在戰爭中毀滅過八次,即便已經成了廢墟,毀滅者還要用犁再鏟一遍,不留任何讓人懷念的痕跡。」能夠集三大宗教於一地,是種光榮,但也因此承受諸多磨難。

 

猶太人兩千年沒有自己的國土,因此必須尋找一個精神上的國土,猶太教就是這個國土的邊防。猶太人長期流浪,因此必須精細地盤算,嚴密地自衛,否則何以在異國他鄉生存?但希伯來文明崇高而充滿憂傷、堅韌而缺少空間,從一開始就處於動盪不安的流浪之中,因此把宗教當作了自己的疆土。但是這種缺少實際疆土的文明終究難以建立起真正屬於自己的大格局,可以滲透廣遠卻又處處受制,永遠處於自衛圖存的緊張之中。

 

現今,以色列所居住的地方自然環境處於劣勢,但是他們卻發展出因應環境的獨特方法,技術和農產量不亞於他人。而更了不起的是,他們在現代化的過程當中,沒有為了進步而造成環境的迫害;相反地,他們為了無生機的環境帶來生命力,使沙漠中出現清泉與新鮮的果品花卉。以色列人的成就和精神都是值得世界各地的人們效法的。對於余秋雨在書中的感嘆,我也只能同意。如果花費在爭執與衝突中的精力能夠省下,來用以為人類尋求生計與能源,人們一定能有更大的成就與貢獻。其實這個道理也可以延伸到我們一般人的生活之中。如果我們少花點力氣在抱怨、反抗、衝突、沮喪,省下許多時間而好好過日子,一定能夠使自己和他人都活得更充實。若能夠除去負面的問題而朝正面努力,一定能夠使這個世界改善許多。

 

 

 

印度 恆河流域

 

歷史裡的偶然性有時並不會被記載下來,歷史裡一個小小的契因都可能改變一個國家民族與文化的本體。印度文化其實不曾消滅,否則今天他們不會依然在恆河水葬,不會在街頭亂糟糟地活動著。如果英國的殖民時間持續延長呢?印度會不會有機會變成香港?印度人很可能寧可窮也要擁有自己的國格與文化吧。所以後人即使試圖去詮釋任何一個文化,也都只是一個小小的切面而已。

 

雖然余秋雨對恆河的紀錄只是浮光略影的印象,但基本上印度的神情與混亂已經清晰顯像。這個聞名古國的頹敗衰殘,處處可見。他們參觀許多壯闊輝煌的建築,但是周圍卻是綿亙不絕的貧窮、骯髒、驚人的擁擠。這正是印度歷史文化最嚴重偏斜的現象。專制王朝窮奢極侈,但民間卻是滿目瘡痍,破敗不堪。所以余秋雨說,這種景象使印度的神秘變成了怪異。他的說法相當客氣。

 

書中印度最驚心動魄的鏡頭,就是他們參觀『恆河晨浴』,前一天晚上他們在夜色中抵達,窺見她浩蕩的幽光,但沒想到隔天早晨他們卻目睹了一福令他們昏厥做嘔的景象。喝恆河之水,在其中沐浴,潔淨,葬埋,千百年來,在印度的宗教裡,一直被賦予神聖的意義。但是這天早晨,他們所見晨浴的真相:卻是由接連不斷腐朽破敗的屋舍、滿佈河岸臭氣充天的人廢、數不盡的老死病殘、糾纏不休的小販、還有煙霧瀰漫的焚屍景觀,等等慘不忍睹的畫面構成,所謂的「神聖」早就蕩然無存。余秋雨語氣沈重的表述他的憤慨:『在恆河邊,我看到的是,人的骯髒,人的醜陋,人的死亡,都可以誇張的裸露,都可以毫無節制地釋放給他人,釋放給自然。 說甚麼要把自己的生命自始至終依傍著恆河,實際上是畢其一生不流任何餘地的糟踐恆河。』他在印度最後一天的行程裡,下了一個結論:在這看見的,只是三個極端:極端的貧困、極端的混亂、極端的骯髒。其實,余秋雨的感慨就是:這個國家的政府不知道在哪裡,完全沒有任何管理。我相信這也是今天印度最灰暗的因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ow2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