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權利(peoples right to communication)- 對傳播權的詮釋: 1.      將資訊變為一種公共服務事業。 2.      重視傳播是一種社會權利的新領域。 3.      促進有效的傳播參與,排除官僚體系或新殖民主義跨國公司從中控制。 4.      科技人性化。   由於歷來「知的權利」被媒體、記者濫用,一方面成為媒介謀利的手段,另一方面也侵犯了社會大眾正當的權益。提倡傳播權利可說較為積極主動的,除了希望消弭濫用知權,更重要的是在倡議一種雙向道的概念,讀者有知權更有傳播個人意見的權利;當社會大眾權益受損時,社會大眾無論個人或團體有權申訴、批評,或提出異議,任何社會大眾或新聞故事人都有免被歪曲、侵害的權利。 傳播權利的精神建立在「通道共有」、「機會均等」原則上。這與傳統的知權,讀者只有被動閱聽權利,通道為業者所獨霸完全不同,特別的是過去記者假借知權以滿足他人私人的利益的行為,在「傳播權」原則下,可以努力紓緩、減少。 為了實現傳播權利,政府應制定伸張傳播權的傳播政策,平均傳權,而非宣傳政令,媒介應放棄市場導向,符合公益,記者應加強專業知能,擺脫私心,放棄私利,以公益為重。 不偏賴於某些特定人士,如:政府、名嘴等,要把傳播權散佈至每個人身上,使弱勢族群或能見度較不高的民眾,他們也能像名嘴那樣發聲。   接近使用權(access to media)-

  1. 理論基礎:

(1)   健全及維護言論思想之自由市場,賦予一般私人接近使用媒介的權利,藉由意見的多樣性而維護言論市場之有效運作,此點在今日大眾傳播媒介的日趨集中化,及為少數人所壟斷而造成的市場機能失調(market failure)情形,尤為需要。 (2)   實踐平等的自由權理念:媒介應為公共論壇積(public forum),積極提供個人有充分表達其意見之機會,實現自我。

  1. 接近使用權起源:隨著大眾傳播媒體逐漸集中化,及自由經濟制度下商業化為主導之趨勢,經濟及政治力之弱者無法藉由大眾傳播媒體表達其意見,或引起公眾討論所關心之議題,反而使大眾媒體淪為經濟或政治力強者操縱輿論之工具,形成大眾言論表達不公平現象。

        隱私權(privacy) 隱私之為權利,系十九世紀末期因美國新聞自由過於膨脹,新聞取材無孔不入,侵害他人人格利益的事時有所聞,始行孕育隱私權的觀念,排斥其權力或他人介入私生活獨處的權利,並成為法律救濟的對象。  


隱私權的侵害 隱私權是一種「不受干擾的權利」(the right to be let alone),也是個人控制與自己有關資訊的權利,如果媒介所採訪新聞涉及私人事務,而與公共利益或公眾興趣無關,或其報導侵犯了個人生活的安寧,引起個人精神上的痛苦、不安時,就會侵犯了隱私權。   隱私權的免責 隱私權與新聞自由兩概念應求取平衡下列事項可以刊登: 1.      合法的公共利益與公眾興趣事項。 2.      有關之人自己曾先發表一件事情後,即可登載關於此事的新聞資料。 3.      公眾人物的個人事項。 4.      公開紀錄的事項,如,非新聞所必要,盡量避免造成他人精神上的痛苦。   How to do:現今科技發展,偵探器材日益進步,電腦大量使用,使個人資料使於集中,在加上傳播媒體挾讀者「知的權利」這把利劍,無堅不摧,深入公共事務每一個層面,公眾人物隱私越來越少,隱私權與名譽權保障就越顯重要。 新聞媒體的基本處理: 1.      重視當事人的隱私權 2.      避免壓迫性問話(侵擾) 3.      事件畫面必須經過處理 4.      避免道聽塗說成了媒體審判 5.      不要重覆渲染 6.      不要過於消費死者   必須做到: 1.      訓練與充實員工的知識 2.      有疑問請教專家 3.      徵求當事人同意 4.      迅速採取補救措施保障大眾隱私權  


公民新聞學: 定義:公民新聞學不考慮現實的政治權力分配反倒是一種理想的政治狀態一個開放給所有有興趣的公民的公開討論場域   概念:積極的新聞責任政治力量以及憲政改革   五項要求: 1.      視人們為公民以及潛在的公共事務參與者 2.      幫助政治社群對問題採取行動 3.      促進公共討論的氛圍 4.      激起公眾的理想重新與閱聽人抱持聯繫找回公眾對於媒體的信任 5.      用公共語言展開公開的辯論   五種專業態度: 1.      辯論 2.      實驗 3.      運動 4.      爭辯 5.      冒險   實踐目標:建立以公民為本位的新聞座標之治本之道 1.        建立公共媒體空間 2.        提供不受商業力干預的理性辯論場域 3.        直接參與社會改造的公共平台   新聞界未來努力的方向:假設所有支持公共新聞學理的筆者們都同意公共生活有改善的空間新聞工作必須對民主的概念公眾的生活裡當存在以及公眾參與的構成要素加以重新定使其再度負有生命力   媒體審判(trial by media):係指報紙報導消息、評論是非時,對任何審判前或審判中的任何案件(不論是刑案、民案),其結果影響審判而言失去其客觀立場,明示或暗示主張或反對處被告罪刑或處任何刑責。   災難新聞:所謂災難新聞,便是大眾傳播媒體對某種災難事件的系列報導與重新建構。這些資訊不但涉及災難本身,也包含警告、復原努力的敘述,災難衝擊的統計,影響大眾了解災難的形成、態度、理解及回應等。此一定義的優點,在於指出的災難新聞有其特殊的報導方式,並兼及報導的階段性等特色。 許多研究顯示,看電視越多的兒童,未能因此就能更了解或洞察電視文本的多曾意圖與人為建構。電視工業之所以被稱為[意識形態工業](consciousness industry),乃由於電視運用幾近真實的符徵系統建構社會媒介真實,其再現的過程受到媒介組織,經濟利益,權力分配與在分配,優勢意識形態,國家機器,法規框架…..等等因素的影響,其再現的意圖與價值觀,可能至為隱含不易洞察,因此系統化的電視素養教育更見其需要,使閱聽人不但具備批判解讀能力,並具有批判的意願,對媒體的內容涵養批判的自律性(critical autonomy)   媒體教育的內容分為兩部份:一為各類型媒體形式特質的了解,二為解讀能力的培養,基於基本假設所可能產生的影響,媒體教育有其適當性與必要性。由於媒體的資訊雖然經過複雜的篩選包裝,選擇與組合,但卻不全然地反映世界,然而閱聽人是一個主動又多元的個體,並非被動而可以加以預測的,再加上訊息的呈現,可能受到諸多外在環境的影響,媒體的科技本身,形塑了媒體的表現形式或是其內容。   在媒體轉變和提升之前必須透過媒體教育產生以下功能: ()    從民間社會中培養出具備批判思考的精神與能力,由下而上地向媒介施壓,一方面免於媒體在惡性循環中向下沉淪,一方面更從透過社會媒體好惡的改變,來誘使媒體往優質的方向發展。 ()    媒體教育的內容要讓沒借閱聽人具有獨立自主的能力,追求社會共同目標,肯認弱勢族群,教育內容中應包括認識媒體,才能自主判斷,不受媒體不當影響,善用媒體,以追求個人自由與共同利益,監督媒體,是否歧視弱勢,忽視或扭曲共同利益,以改善媒體等目標。
 

現代新聞事業具備的特質: 1.      內容來源增多,閱聽人勢必會增加其選擇的暴露與理解 2.      傳播方式上仍以單項垂直的方式為主,feedback 3.      現代媒介普遍都有一大眾化的趨勢,所有權的集中(壟斷的特性),意見自由市場的喪失 4.      對政治的影響力,權力的變遷,社會價值的影響上都很大 5.      大眾媒介越來越迎合大眾口味,內容上也就日益低俗            


媒體觀察與媒體監督組織(media watch) 大眾媒體所有權的壟斷與集中化的趨勢更見顯著此外媒體的再政治化也造成政治力的滲透而媒體的民粹也使的媒體閱聽大眾的異化現象更見顯著大眾媒體在台灣當下呈現的病態是結構性的甚至是文化性的則媒體觀察的認識也就相當艱鉅換言之一個有效的媒體觀察機制不能再流於過往的新聞評議會的窼臼作等閱聽眾提出申訴後再去評議而是要明確的畫出他所要觀察的範圍與焦點  

觀察對象上必須校正的至少有三個向度: 首先是對媒體作為一種生產的觀察媒體在這裡可能是以集團組織或資本為單元加以檢視例如媒體產業集團規模的壟斷與集中化程度包括媒體相關產業垂直整合媒體與其他產業的水平整合就可透過對其市場的佔有率的加重股份的持有產業間的轉投資合資與兼併董事會的人脈分布等重建其整個政經結構系譜國家相關部門與媒體的互動是另一個可資檢視的面向如行政部門(特別是交通部新聞局)政策誌訂及執行過程如立法部門的介入等唯有透過對媒體背後產生機構揭露才能有效梳理出媒體究竟是誰的工具受到誰的掌握 其次是對媒體作為一種文本的觀察媒體在這裡所檢視著主要為其所生產的內容包括文字論述圖像符號意義建構意理迷思等這可以成為解析或詮釋單元而檢視對象包括特定的議題設定建構的方式對消息來源的檢視對異己或他者的塑造 第三是媒體作為一種消費的觀察在這裡所檢視的焦點主要是媒體與閱聽眾互動上的相關面向例如閱聽民眾是否擁有平等接近使用媒體或對媒體表達意見的機會或待遇特定媒體是否提供足夠的多樣性與替代性供閱聽眾選擇閱聽眾的隱私權利消費權利是否獲得公平對待與保障   今天要求新聞自主的呼聲有三個不同面向首先是新聞工作本身專業化結果新聞工作者要求其工作免於非專業的干預其次是新聞企業大型化後企業主的文化氣息逐漸消退與從事新聞專業工作的編輯是之間有隔閡加大對立增加的趨勢也因此編輯室要求在新聞作業的諸種決策乃至於在編輯是人事決策過程中參與的要求日益增加第三面向則是在媒體日益集中的環境下新聞工作者期望在媒體內部創造多元空間以彌補在媒體外部尋求多元機會的消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ow2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