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202273662.jpg 

這個人,不當記者跑去當搬家工人,以網路為基地,繼續做個關懷土地、向自己負責的公民記者。他的報導擊敗眾多主流媒體,入圍了重要新聞獎項。他的行動間接感動了侯孝賢,讓大導演當眾落髮為三鶯部落原住民請命。他的名字是江一豪。

六十八年次,中央大學中文系畢業,正職是搬家工人,其他時間是「苦勞網」無給職特約記者、「生活,就是抗爭」部落格版主、三鶯部落自救會顧問。

江一豪念高中時,曾因周遭發生強凌弱事件,心生不平而隱約產生階級意識。退伍前幾個月聽了工運領袖鄭村棋和簡錫?的辯論,以及看了羅興階拍攝的《往事只能回味》關廠抗爭記錄片,心中開始出現「應該為工人做點事」的呼喊。

「當時我認為記者是最快的改革方式」,於是,江一豪在二○○三年進入話題雜誌社任職,但他心中的社運改革意識愈來愈強,二○○五年遂到著名社運媒體苦勞網當半薪記者。

辭掉記者工作 只為自由寫稿

南韓農民到香港WTO會場抗爭的場景讓我很震撼,後來採訪東菱電子關廠事件時,我更清楚感受到採訪者的侷限,覺得不滿足」,為了不再受限於記者身分,他索性透過一○四人力銀行找到康福搬家公司,頂著大學學歷一方面體驗勞動人生、一方面繼續為苦勞網撰寫報導。

二○○七年江一豪進入蘋果日報,但他與主流媒體的思維明顯格格不入,「報社要我採訪楊祖珺,我想請她談楊儒門,主管卻說她談林正杰讀者才有興趣」,因此,他告別前後三年多的記者生涯,專職搬家工人。

社會叢林法則 看盡階級剝削

電影《超人》裡的克拉克,白天是報社記者,晚上是忙著飛來飛去、打擊罪惡的超級英雄。江一豪剛好相反,白天他扛著七、八十公斤的鋼琴上下樓梯,在擁擠市街裡閃躲來車,晚上或假日則變身公民記者,帶著相機、筆記型電腦,追求他的社會正義。

透過體力付出,江一豪每月掙得三萬左右的血汗錢,換來主動採訪、無償發表的報導自由。他每個月至少提供兩篇社運報導給苦勞網,對於搬家工作本身,他也在部落格上接連寫出三篇精彩筆記。

進入搬家這一行,他同樣看見無所不在的剝削:「在『靠行制度』下,搬家公司在價格調整、拆帳比例、排班方式,以及人事管理等種種『遊戲規則』的制訂上擁有絕對的主導權。大多數的搬家工人即使自己擁有車輛、搬運工具,但仍只能在公司所提供的『叢林法則』裡,參加『適者生存』的競賽。」

於是,他和幾位師傅自己出來跑單幫,希望能夠落實對於「勞動合作社」的想像。

去年二月底,江一豪首度採訪台北縣三鶯部落遭到縣府強制拆遷時,心中強烈興起「這些弱勢者最需要的不是記者,他們需要的是組織、抗爭」,就這樣一腳踩進三鶯部落自救會行動。

聲援三鶯部落 侯導自願落髮

為了喚起社會注意,他在去年十一月十二日率先落髮,但那一天碰到前總統陳水扁被收押,他和部落居民集體落髮的媒體效果很差,直到後來侯孝賢挺身落髮,三鶯部落拆遷行動才告暫停。

「侯導是自發加入聲援行列,我們在評估效果時,我說只開記者會沒用,除非你(指侯孝賢)也落髮,沒想到過了幾分鐘,侯導竟然開口說:你們明天(落髮)算我一份。」江一豪對侯孝賢非常敬佩,但忍不住感到悲哀,「是什麼樣的社會情境,逼得侯導非得落髮才能引起關注?」

關懷人與土地 繼續擴大抵抗

江一豪以公民記者視野進行的「人與土地的故事」系列報導,去年底獲得第七屆卓越新聞獎入圍肯定,「如果得獎,我會把一半獎金捐給三鶯,另一半支撐兩個月不工作,去幫三鶯做事;但沒得獎也好,因為三鶯居民必須自己抗爭,他們還是得靠自己」。

「我總是認真聽,但寫得慢,這樣故事才會進入我的身體裡面。」看似「孤鳥」的他,沒有任何偶像、典範,靠自己一路摸索到現在,難怪心智年齡遠超過六年級後段班的涉世未深。

「能有機會當個專業的媒體工作者,當然很好,也很不簡單;但如果像我沒有機會,也覺得那樣不夠,那麼只好想辦法,繼續試探媒體的界限、繼續擴大抵抗的可能。」這是江一豪對於迄今公民記者經驗所下的註腳,也是他的生命情懷與心境寫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now2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